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旅游業損失達2萬億美元,短途周邊游帶動鄉村游熱度升溫,五一假期露營訂單量環比增長超350%。旅游業需求側和供給側兩個層面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沉重打擊,在旅游業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節點上,想把危機變成契機,不僅需要超前向市場滲透提振旅游需求,更要在優質旅游發展理念下建立更加優化、有效的旅游供給體系。以下就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分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19年疫情爆發前,全球旅游人數達到15億人次,而2021年,這一數字降低了70%至75%,降幅與2020年類似。2022-2027年中國國際旅游度假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指出,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6.8億元,同比減少42.9%,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由于疫情的快速發展和異常嚴格的防疫措施,旅游業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各地的景區、文化娛樂場所相繼暫停運營,對景區、旅行社、酒店、旅館、民宿、農家樂、餐館、旅游購物、在線旅游企業等造成嚴重沖擊,對旅游業的影響存在壓力大、時間長的特點,使其蒙受巨大損失,對增速下滑的經濟態勢更是雪上加霜?,F從三大狀況來分析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
長三角及京津翼地區受疫情影響明顯,核心景區客流承壓明顯。五一小長假前4天黟縣全縣景區日均接待游客578人,西遞日均接待游客37人,宏村日均接待游客286人。五一小長假期間,張家界主要景區接待游客超11.5 萬人次,其中武陵源/天門山/大峽谷/九天峰巒接待游客量分別同比-65.26%/-68.36%/-58.53%/-35.12%。響應文旅部要求,北京市對文旅場所限流50%,假期五天,重點監測公園共接待游客478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37.7%。五一小長假期間,三亞鳳凰機場進出港旅客4.95 萬人次,同比下降超八成。
本地游趨勢延續,露營旅行備受喜愛。五一小長假期間,本地游訂單占比達40%,較2020年、2021年同期均高出逾10pct。2022年多地倡導“非必要不出省”,露營旅行、鄉村旅游、藝術展覽體驗游等出游形式受到消費者青睞。露營旅游對目的地旅游經濟具有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攜程平臺上帶有“露營”標簽的相關酒店、民宿訂單量較清明假期增長153%?!拔逡弧毙¢L假期間,部分地區的省內跨城出行占比提升。同程旅行數據顯示,跨城用車訂單占比從清明小長假的8.7%提升至10.3%。其中,珠三角城市群之間的跨城出行,以及成都、長沙等區域性核心城市往返周邊城市的出行訂單占比較高。
國際航線暫緩開放,赴澳游數據超預期。出國游方面,隨著新冠疫苗普及,部分國家疫情得到緩解,泰國、意大利、英國等地宣布開放邊境。同時,國內民航局于2 月宣布自2023年起逐步恢復國際航班,出境游放開預期提升,但國內疫情反復下,國際航線短期內仍難放開。港澳游方面,香港自5月1日起容許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地區入境香港,同時再度放寬航班熔斷機制,預計后續客流逐步復蘇。五一小長假期間,澳門舉辦多場無人機表演,4月30日約有4.1萬人次入境,創2022年單日最高單日客量。
2020到2022這三年來,旅游市場雖然困難重重,但令人意外的是,記者在市場調研中發現,很多旅游行業從業者并未喪失信心,而是堅信困難是一時的?;谖覈嫶蟮穆糜蜗M市場需求,國家有力的政策支持,還有旅游業自身在困境中的轉型,旅游業重新擁抱陽光燦爛的日子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就是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