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2年一季度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0%,國內外煤炭價格長期處于倒掛之中,國內價格遠低于國際市場。面對煤炭市場供需缺口壓力,國內煤炭企業在加大馬力生產。當前國內外價格差異較大,進口成本大漲,國內進口大幅萎縮。
近期,國家發改委先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22〕303號,以下簡稱“303號文”)和2022年4號公告,明確于5月1日起實施。為確保相關政策落地見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集重點煤炭和電力企業、行業協會、市場資訊機構和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召開專題會議,研判煤炭價格形勢,研究加強煤炭價格調控監管工作。
會議認為,煤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初級產品,煤電占總發電量比例約60%,必須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采取切實措施穩定煤炭價格,通過穩煤價進而穩電價、穩企業用能成本,為實現經濟穩增長提供強力支撐。303號文提出了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4號公告提出了煤炭領域哄抬價格行為的具體認定標準,實質上明確了煤炭現貨價格合理區間,兩份文件構建了煤炭價格預期引導和調控監管的閉環機制,為相關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提供了明確指引,是煤炭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重要政策保障。
會議強調,按照303號文和4號公告有關要求,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和現貨價格均有了合理區間。其中,秦皇島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長期、現貨價格每噸分別超過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現貨價格每噸分別超過570元、855元,陜西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現貨價格每噸分別超過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現貨價格每噸分別超過460元、690元,蒙東煤炭(3500大卡)出礦環節中長期、現貨價格每噸分別超過300元、450元,如無正當理由,一般可認定為哄抬價格。
會議明確,對于港口下水煤、坑口煤以外其他形式銷售煤炭的,可扣除相關流通環節合理費用后折算為對應港口價或出礦價,并以此判斷是否超過價格合理區間。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密切關注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和價格變化,加強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監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保障煤炭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當發現價格超出合理區間時,將立即進行提醒約談,必要時通過調查、通報等手段,引導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對于存在涉嫌哄抬價格行為的,將移送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受俄烏局勢影響,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合理調控穩定國內市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當下最需解決的問題。2018-2023年中國煤炭加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指出,2022年以來,國際煤價大幅上漲。4月份印尼動力煤出口指導價288.4美元/噸,比3月份上漲41.6%,同比上漲232.7%;這也間接影響國內市場價格。進口煤到中國的成本太高,可能會減量,從需求的角度來看,迎峰度夏的需求肯定比現在要好,但是我們也要看復工復產的一些情況。
為了穩定煤炭市場價格,各部門正在落實2022年電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也就是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等用戶簽訂的一年及以上期限的合同。
現在煤炭中長期合同在電煤這塊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在整個煤炭資源端也達到了80%的覆蓋,整個中長期合同已經成為中國煤炭供需的基本盤。目前,我國煤炭自給率已經達到93%,國家發改委也明確了煤炭中長期合同的合理價格區間和煤炭領域經營者哄抬價格行為認定標準,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
煤炭市場供給改革穩步推進,行業生產結構持續優化。焦煤現貨價格有望維持在當前高位,甚至具備一定補漲邏輯,全年中樞價格較2021年或易漲難跌。業內人士指出,之前我們更多提到的是中長期合同的價格引導,和中長期合同的上下區間管理和預期引導,這次又把現貨進行價格預期引導,這樣兩塊進行了統一和聯通,這樣更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市場,來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以上就是煤炭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