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在我國經濟中占據的位置在近幾年越來越重要,在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下,房地產中的住宅建設也不單單是那么簡單了,未來的趨勢將是智能化、簡單化、服務化,以下是2022年智能住宅行業分析。
我國智能住宅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根據智能住宅行業分析數據,在“企查查”網站中搜索“樓宇智能化”相關企業,2015-2021年,我國樓宇智能化相關企業新增數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從2015年約5500家,增長至2019年的24404家,增長幅度近3.5倍;2021年,新增企業數量下降至約6600家。
存量市場中,建筑每年約3%(平均改造周期30年)的住宅以及6%(平均改造周期15年)的工業、公共建筑會進行智能化改造,并按住宅每平米80-120元、公建150元-200元的平均改造成本計算,至2021年建筑智能化改造規模達4624億元,較上期增長6.32%。
新增市場中,首先計算工業、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市場新增面積,再乘以對應年份樓宇智能化滲透率、單位平方米樓宇智能化新建費用;進而求得樓宇智能化新建規模。通過計算,2021年新建樓宇智能化市場規模為1415億元,較上期增長5.27%。
華東、華南、華北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建筑智能化市場,華東地區約占全國智能建筑市場的1/4。智能住宅行業分析預計,2022-2025年上述三個地區仍將是主要的智能建筑市場。但隨著區域經濟發展西移,華中、東北、西南等地區的建筑智能市場規模也將逐步擴大。
從智能住宅行業技術專利申請的分布來看,G05B19/00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為387項,占據整個申請總量的30.64%左右;其次是H04L12/00專利,申請數量為281項;排在第三的是H04L29/00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65項。
從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排在前四的專利領域來看,“一般的控制或調節系統;這種系統的功能單元;用于這種系統或單元的監視或測試裝置”、“數據交換網絡”、“數字信息的傳輸。智能住宅行業分析指出,例如電報通信”以及“按采用的無導線電氣線路表征的信號傳送裝置”這幾類技術是智能住宅行業的熱點技術,申請數量占到整個行業技術專利申請總量的74.74%。
目前,我國智能住宅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小米集團、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全球智能住宅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為中國,中國智能家居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智能家居專利總申請量的79.28%;其次是美國,美國智能家居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智能家居專利總申請量的8.73%。
2022年,各大廠商已開始密集布局智能住宅,盡管從智能住宅產業來看,還沒有特別成功、特別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案例顯現,這預示著行業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但越來越多的智能住宅廠商開始介入和參與已使得外界意識到,智能家居未來已不可逆轉,智能住宅企業如何發展自身優勢和其他領域的資源整合。
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智能住宅行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