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兒童醫藥市場銷售總額為24,149億元,兒童醫藥行業一大,雖然會有著很多的好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散亂、體制不健全這樣的行業問題。不合理用藥,或用藥錯誤,都會對兒童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對正處于發育階段且生理特點、藥物代謝過程以及對藥物的耐受性都不同于成人的兒童,兒童醫藥的需求迫在眉睫。以下對2022年兒童醫藥行業環境分析。
國內兒童醫藥市場的銷售額由2014年的527億元快速增長至2019年的87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11%。2020年受到疫情沖擊,銷售額出現下滑,但我國兒童醫藥市場仍有接近700億元的規模。2022-2026年中國兒童醫藥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從市場占比來看,兒童醫藥市場在我國藥品終端市場的占比不足5%,市場遠沒有飽和,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由于兒童醫藥代動力學研究不足、研發成本高導致兒童醫藥研發不足。兒童醫藥錯誤的定價機制導致原本不足的供給進一步萎縮,無法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臨床缺乏兒童專用品種、劑型和規格,但供給不足既是兒童醫藥市場的問題所在也是機遇所在?,F從三大方向來分析2022年兒童醫藥行業環境。
全國醫藥工業企業3613家,其中大型企業423家,只占總數的11.7%。多數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種。大多數企業不僅規模小、生產條件差、工藝落后、裝備陳舊、管理水平低,而且布局分散,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遠遠低于先進國家的水平。2000年,我國醫藥工業銷售額最大的6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是35、7%,而世界前20家制藥企業的銷售額占全世界藥品市場份額的60%左右。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三級批發格局基本打破以后,新的有效的醫藥流通體系尚未完全形成,非法藥品集貿市場屢禁不止。加上生產領域多年來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致使多數品種嚴重供大于求,流通秩序混亂,治理任務艱巨。但現在以九州通、國藥控股、華潤等龍頭醫藥流通企業在大規模的并購商業公司,以改變現在的醫藥市場情況。
我國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的出口附加值較低、污染較重的化學原料藥及常規手術器械、衛生材料、中藥材,而進口價格昂貴的制劑及大型、高檔醫療設備的進出口模式,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較低。國際市場開發力度不夠,信息渠道不暢,對國際市場信息反應遲緩。特別是缺乏聯合開拓國際市場的意識與機制。
盡管兒童醫藥有著龐大的市場,同時伴隨著前述的多方因素整個規模仍有望快速成長,但是受制于兒童醫藥使用對安全性要求高、新產品不容易被市場接受以及藥企投入回報周期長等問題,兒童醫藥產業現狀仍然處于初級水平,可以說是生存在成人用藥的陰影之下。
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兒童醫藥行業環境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